报考专业:体育赛事运作
英语:74
政治:73
专业课:
总分:
排名:初试第一/总成绩第一
写在前面
因为大家的个人情况和学习习惯不一样,所以应该会有自己最合适的时间安排和学习计划。
下面以科目为分类标准,讲一讲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英语
首先说一下,我的英语四级没过,考研英语74。
英语是我准备时间最长的。
1单词
早早开始,接受考研人身份
因为基础太差了,所以在前一年的11月份左右就开始零零散散背单词,做一些大学英语课本配套习题。
寒假开始背单词,是从小学单词开始背的,主要是因为怕考研书里不屑于收录的词汇我也不认识。
这个阶段,没有跟老师,只是听说干什么好,没有确定目标,就先背单词。
现在想想,这个阶段的最大的作用不是背了多少单词,而是从心里慢慢的接受了作为一个考研人的身份。
接受这个身份之后,自己所有的生活都理所应当的以备考为绝对中心。
刘晓艳:学英语的自信
在寒假的时候,一如既往的躺着刷b站,偶然刷到刘晓燕的“十天成仙法”。
便忽然惊坐起,觉得这种急功近利的方法太适合我这种好吃懒做想要一劳永逸的人了。
当时她的一句话特别的打动我,“用这种方法北背单词,虽然很累很痛苦,但只要只要坚持下来,你这辈子都不用再为单词烦恼了,也不要怀疑自己能不能行,自己脑子不好,背了忘咋整,这套方法是被数以万计的学生实践验证过的,只要你还是个人,就一定行!”
看看,看看,大雁老师这种盲目自信的话,让人听了就感觉自己也浑身充满力量,热血沸腾。
我觉得之所以会有这种兴奋的感觉,不是因为找了啥好方法,而是因为她的话,让我有了自信。
相信英语不太好的同学,尤其是一些体育生可能从初中开始就在英语课上摆烂了,对这点可能会有体会。
我也是体育生,所以知道学习英语最大的敌人是没有学好它的自信。
现在四月中旬,时间还来的及。不妨定个膨胀点的目标,当时我定的是英语80+。
开学之后,《十天背单词》+扇贝单词
开学以后就是背单词,又另外买了一本《十天背单词》。
按二十天的那个计划走下来之后,就用“扇贝单词”在手机上每天背一个多小时的单词。
认识单词不一定读懂文章,还要懂语法。
买了刘晓艳的语法书,看她的课学习,个人感觉她的课对英语小白是十分友好的。
英语想要考多少分,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都说的十分清晰,而且她坚定的语气十分有力量。
(这里想稍微岔开一下,很多人都说她的课废话和毒鸡汤太多。
但我反倒觉得挺好,可以让人在备考初期以一种严肃且活泼的方式,真正的接受考研这件事,而不再恐惧它。
并且我认为教的东西都是大同小异的,所谓老师的好坏就是看能不能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觉得她做的挺好的。
推鉴基础比较差,对英语没信心的可以试试,当然以个人感受为主)
2真题:笔译
语法完成以后开始笔译01年到10年的英语真题,这个环节不分题型,把试卷上的英语统统翻译,阅读、翻译、完型和新题型。
我当时买的黄皮书全套,带着笔译本,还带着其他的一些学习资料。
因为笔译其实挺花时间的,翻译一篇加对照答案改完,差不多要俩小时。
这个环节我一直做到九月份开学以后才做完,听起来好像时间跨度很大。
但真题就那二十几套,后期做起题来是很快的,而且还要留个两三套完全空白的到十二月份模拟。
在笔译的时侯坚持背单词,并且保证时间和质量。
每天差不多要一个小时,在翻译过程中的生词也记下来一块背着。
3阅读
七月中旬把语法复习一遍,开始唐迟的阅读方法课。
不管做哪一种题型,都建议自己先做一遍。然后带着做题时的疑惑听老师的方法再实践。
刚做题的时候不要太在意时间,阅读部分有40分。所以做多少遍,怎么研究都不为过。
我当时是做完→对照答案→自己反思→听唐迟的对应讲解课→再回原文剖析脉络。
比如刚开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