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家对王思聪花千芳开撕的事还记忆犹新,但可能忘了他们开撕的起因吧。他们两人起初为了“该不该全民学英语”话题开撕,后来的开撕就渐渐跑调了。
王思聪花千芳开撕当然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但是他们的开撕却无意间扯出了一个久积于民众心中的一个结——我们要不要全民学英语。
学一门外语、懂一点外语是学校教学的要求,所以学校课程设置中必须有一门外语课程。建国后一段时间的中小学外语是俄语,后来众所周知的原因,俄语退出了中小学课程体系,英语取而代之,一直沿用至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英语学习才成为全民学习的一门课程。
这么多年来,在人们头脑中英语学习其实就是为了获得一个考分,能够进入高一级的学校而已。至于学了英语是不是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运用,绝大部分人是用不到的;就像我,当年英语考试成绩是杠杠的,但现在除了26个字母一直在使用,其余绝大部分都还给老师了,因为我的工作基本和英语绝缘啊。
许多人都有这种体会,花了许多精力和物力学习英语,考试时获得了一个好分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几十年如此,每个人如此,所以即使深感学了英语没用,但也只能随大流,有怨言也只能往肚子里吞咽。
王思聪和花千芳之争实质就是把众人吞下的怨言给发掘出来而已,自然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现在王思聪花千芳之争有了续集。
复旦大学教授蔡基刚提出,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该停摆了!如是又把“该不该全民学英语”的话题重新拾起。
复旦大学蔡教授认为,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提出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按照教育部基教司司长的说法,“要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学什么、考什么,而不是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那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的取消,意味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停摆已经进入倒计时。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经实施30周年(四级是年第一次,六级是年第一次)。客观地说,这个全国统一考试对于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提升大学生英语水平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蔡教授认为弊大于利。
复旦蔡教授发问:这个考试能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吗?能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吗?能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吗?
蔡教授的发问无须回答,经历四六级考试的人都心知肚明。但国家还是在统一组织四六级英语考试,有没有必要?
英语教学要不要?自然需要!是不是每个人都要学?肯定也不需要。那么怎么实施促进英语教学?把英语考试改为社会化考试,让需要的人去考。
很少有国家把外语教育提到和母语教学同等重要的地步,甚至超过母语教学的程度的。在我国英语学习如火如荼,英语真成为“疯狂英语”了。
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是国家组织的考试,复旦大学蔡教授的提议可不是像王思聪花千芳那样打打嘴仗,这可是直接挑战了国家的考试制度、课程设置要求等一系列的规定。
如果这个提议真正得到重视,必将真正带来英语教学的改革。
各位,你们如何看待复旦大学教授蔡基刚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