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一个在山区乡镇工作了七、八年的80后体制内朋友聊天,他表示现在自己也躺平了,或者说接近躺平了,不想交际应酬,不争先争优,更不讨好逢迎,能不加班坚决不加班,做好本职工作,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发展个人兴趣。
我问他为何要躺平,他说自己是农村普通家庭出身,普通本科学历,没钱没资源没关系,“三无人员”,又没特别出众的能力,情商低不会来事不会溜须拍马,不懂也不屑搞交际拉关系,运气也不佳,还是躺平一身轻,准备在乡镇这种小地方熬到退休了。
我继续尝试进一步了解原因,他说了一些往事。在他进乡镇工作大约一年半后,被安排到农办工作,那时刚好碰上了土地确权和精准扶贫两项大事,当时乡镇年轻人少,懂电脑的不多,他就承担了办公室的许多工作。一边搞土地确权,一边做精准扶贫,还有其他相关农林水的工作,加班加点是常态,现在腰椎病就是那些年过度加班留下病根的。辛苦付出了那几年,结果却挨了个公务员“记过”处分,还有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自己除了得了一次单位内的年度优秀外,啥也没有了。
那个记过处分是因为当年土地确权工作,这个说起来也有点冤,但冤的也不止他一个。当时,全县上下也处理了一批领导干部。大致主要是因为上级和负责具体业务的第三方公司问题,导致不少乡镇背了“锅”。至于为他人做嫁衣裳的问题就是在精准扶贫临近结束时,他和他的同事就被调整了岗位,后来荣誉与晋升也与他们无关了。而他却因为背了个记过处分,几年内一次次错过了上升和评级的机会。现在他也将近不惑之年了,还是个一级科员,在公务员序列中仅比最低级别高一点。近两年连一个无实职的四级主任科员的虚名也套不到,问缘由还是因为几年前的早已结束的那个记过处分,里面的人说上面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处理过的几年之内不能评级。但搞笑的是,同批被处理的人中,有人早已评了级或走上了领导岗位。说到这他无奈地笑了笑。
经过这些年的思考与沉淀,朋友早已看淡了,有没有领导职务根本无所谓,他自己也不想要,说应付不了。如果运气,能套上个四级主任科员的职级,职业生涯也算到顶了、圆满了。如果啥都没有,就这样躺平下去,就当打一份工,领一份工资,比上不足足比下有余,倒也心安理得。上班之外时间,该干嘛干嘛,不费心思想那些体制内的破事了。
听完朋友的讲述,我无力反驳,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想做领导当大官,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有那种当领导当官的料,再说朋友的态度也不是消极怠工,他只是表示按部就班做自己分内事,这样的躺平似乎也没啥好说的或者好批判指责的。什么政治抱负、什么政治觉悟,并不是每个人都去想去追求的。有的人就是想平淡地过完一生,不想去趟那那些浑水。
最后,我也只能祝福那位朋友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不知道大家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