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基层公务员寄予厚望的“职级并行”,渐渐被人们所淡忘,各大网络媒体也鲜再有类似的话题,但这个事还是实打实的存在,已经晋升上的享受到了实惠,而没晋升上的,如鲠在喉,有苦难言。我感觉基层的职级并行逐渐背离了设立的初衷,让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形同鸡肋。
曾经的普惠制,变成了今天的竞争制。
基层公务员晋升的天花板非常低,每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绝大多数公务员一辈子都在科员位置上挣扎,由年富力强的小伙混成职场老油条,混到对提拔心灰意冷。为解决基层公务员天花板低的问题,让基层公务员不当官也能享受职级待遇,早在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规定:基层公务员任科员满12年的,可享受副科级待遇,再满15年可享受正科级待遇,可以说,一时间这一政策解决了一大批公务员的待遇问题,无论工作如何,基本到年限就能套转,可以说熬年头不违法违纪,加上只要稍加努力就能触及到更高的职级,所以说,这是一个普惠性的政策。
年,政策风向突变,国家出台公务员“职级并行”新政,愣是在公务员待遇晋升道路上划出60%的红线,规定四级主任科员以上公务员,不能超过总人数的60%,一下子将众多公务员挡在了晋升的门外,让等待晋升的公务员都来不及刹车就碰壁。对于大多数基层公务员来说,曾经的希望又泡沫,选择躺平又变成了无奈的路。
也就是说,晋升限额了,程序更加复杂了,想要晋升四级主任科员,前边就必须有人退休,并且总数不能超60%,这让众多公务员真真的体会到遥遥无期的味道,最亏的就是那些差几个月、甚至几天的公务员,本来熬年限就能上位的,结果轮到自己了,政策变了,让谁也绝望,再想晋升,无异于提拔,但这就是政策,想要晋升,只能更加努力的等了。
基层公务员晋级更难,主要体现在:
一是领导既占实职又占职级。是什么样的人,职级全占呢?
有的地方的组织部门硬性规定的只有乡镇书记和正科级局才能高配四调,这样的话其他人有意见,也没有争议。有领导职务的人,觉得自己前途渺茫,提拔无望,利用职级并行把自己级别提上来,以后再说。这样的人很多,也搅乱了职级并行。
二是晋级缺少公平性。
人为的给晋升职级加上“评优评先”条件,所谓“表现优秀”,缺乏透明度和硬杠杠,权利寻租的空间太大,正所谓,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工作性质不一样,出头露面的机会不一样,与领导走的近远也不一样,该如何评价谁优谁劣,在这种所谓民主测评的方式下,职场老实人是非常吃亏的,极有可能老科员掰不过年轻科员。
出现这种乱象,根源在于为基层制定的政策,为了照顾上级机关,最后弄成一团糟,各地执行千奇百怪,除基层的领导干部有所提高外,基层公务员没有得到实惠,待遇没有提上来,反而有所下降。这次职级并行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初衷,与老制度相比,新制度不太符合基层实际,有违基层公务员的心声。
相信,政策的初衷是好的,随着改革的推进,职级并行制度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抬高基层公务员晋级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