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招之后,部分准毕业生很后悔,加分项

秋招是校园招聘的一种,企业直接进入校园招聘合适的学生进入岗位。因为是在校内开设的大型招聘会,所以会有很多企业和很多岗位机会。

最重要的是国企们十分看重校园秋招,将其作为主要招聘方式。而毕业生们也因此格外看重秋招,大多数有求职意向的毕业生都能找到适合的岗位,由此完成学生到打工人的过渡。

但还是有一些学生,并没在秋招中找到合适的岗位。一种情况是专业过于冷门无法与岗位匹配。

另一种情况,是学生并没有被企业的人事部门所看好,这就说明该学生的个人条件在某方面有所欠缺,并没有达到岗位要求的标准。

秋招企业们所看重的“加分项”,大学生们曾经不以为然

第一种、英语四六级证书。

英语四六级考试证书是具有实用性的证明,能够比较直接地看出一个学生的英语水平。一些学校会要求学生至少要通过四级才能毕业,这是出于帮助学生个人发展的考量。

因为四六级证书在学生毕业之后就没有办法再考了,而很多企业的岗位都会对应聘者有英语能力的考量,而考量标准就是学生是否通过了英语四级或者六级。

因此,对于英语四六级全部通过了的学生而言,与其他一些只通过了四级或者连四级都没能通过的学生相比,他们拥有更多的岗位选择机会,可以进入更心仪的岗位。

第二种,党员身份。

每个大学都会分配到一些入党名额,名额很少,但每年申请入党的学生都很多。入党,不仅仅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而且会在求职时带来很多优待。

很多岗位对于应聘者虽然都没有党员身份的要求,但是招聘者都知道党员要经过重重筛选,最终能成为党员的都是各方面优秀的人才,因此招聘时一定会优先考虑。

第三种,学生干部。

每个大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就会赶上学生会和社团干部成员的选聘,以及学生会的纳新。然而很多学生觉得无论是学生会还是社团都没有什么用,当这些组织的干部就更没什么用了。

这是一种偏颇的想法,因为到了岗位上需要的不只是学习能力,还有各种社交技能,而这些组织正是能够锻炼学生这些技能的地方。

而在这些学生组织中负责的工作如果能与毕业时申请的岗位挂钩,也就比其他竞选者多了一条“加分项”。

大学期间,如何准备才能拿下这些“加分项”呢?

第一点,要早计划,早行动。

很多学生错失这三项“加分”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大一大二这个最好、最清闲的时期,早做准备。

英语四六级的难度并不低,六级难度和考研英语并驾齐驱,甚至听力的难度还要超过考研英语。有些学生之前不在意,出了学校想考,但是已经没机会了。

而党员的申请也是一个繁琐的过程,需要走很多程序,包括重重的政审以及观察期。学生往往大一申请,毕业前才有可能成功入党。

另外,学生会也必须从大一就加入,大一申请成为部员,而后大二才有机会申请成为副部,大三才有可能竞选部长或者主席等等。如果大一不加入,以后的晋升也就与你无关了。

第二点,做事如同做人,要努力坚持下去。

英语四六级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需要学生泡在图书馆里一遍遍的刷题,很多学生并没有办法一次通过,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刷题,一次又一次的在周末奔赴考场。

学生会的工作并不清闲,所属哪一部门,就要负责学院甚至学校哪一方面的工作。部员时尚要来去匆匆,更何况晋升成为干部之后,学生会更加繁忙。

入党也如此,一次次的递交思想报告,上党课,开会,从申请书递交之后,这样的活动会不间断出现在你的日历上。

但无论是英语四六级考试,还是入党,抑或是学生会的工作都是学习的过程,是繁琐复杂的。有时学生会觉得无聊,有时甚至会心灰意冷。

但无论如何,决定了一个方向,一旦开始,就要坚持下去才有收获。

总结:很多学生在大一的时候还记着“考上了大学就是玩”的谎话,白白浪费最好的光阴,而大三大四在实习和求职中碰壁后想要回头,却发现自己没有时间,而且也已经来不及。

做事趁早不趁晚,如果不想等到毕业之时,手握空空的简历,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最后在焦头烂额中直呼后悔,不如趁早去为应聘之中的“加分项”努力,争取让自己获得更多选择权。#百度知识英雄大会#

今日话题:这些加分项在你求职之时是否有为你加分呢?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