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原文
灯笼起源于东汉,最初主要用于照明。在唐代,人们用红灯笼来庆祝安定的生活。从那时起,灯笼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流行起来。灯笼通常用色彩鲜艳的薄纸制作,形状和尺寸各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灯笼象征生活美满和生意兴隆,通常在春节、元宵节和国庆等节日期间悬挂。如今,世界上许多其他地方也能看到红灯笼。
杂杂烩酱有话说
当在考场上翻到汉译英这一模块的时候,
纸上只有两句英文说明和一段中文。
英文的意思是要求你得在30分钟内将中文翻译成英文,并将你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所以,很显然,
一段纯文字的中文,
不会告诉你主题是什么,
一切都得靠自己去分析,去寻找。
翻译,不仅是考查你的英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考查了你的分析能力。
杂杂烩酱个人认为,
想找出一篇文章的主题或者关键字是什么,
可以先找找,文章中出现最多的字眼是什么。
(不然大费口舌写这么多文字修饰它干啥玩意儿呢,那你怎么看?)
首先,拿到汉译英的小短文时,我们先瞄一瞄,
出现字眼最多的是什么字。
可以看到,这段文字一共有六句,
并且句句都围绕着“灯笼“展开话题,
所以肯定这段短文的主题是“灯笼“,
你要在第一时间在大脑中反映出“灯笼lantern“的英文单词,
想不出的同学们课后一定要记得积累词汇。
没有底层建筑哪来上层设计。
明确了短文主题后,
就可以开始句句分析,翻译中文,总结,并写到答题纸上。
第一句解析
第一句,
“灯笼起源于东汉,最初主要用于照明。”
分析句子主干很重要。
会不会觉得有点懵,该怎么翻呢?又是“起源于“,又是”用于“的。
嘿,我们就可以从这两个词入手。
“起源于“和”用于“是动词,直接翻译成句子的谓语动词就行。
可是,一个句子中不是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吗?
两个的话会打架的。
很简单,我们用and来连接两个谓语动词或相同的成分即可。
这两个动词都服务于同一个主语,那就是“灯笼“。
前一个句子的谓语是“起源于“,它的宾语是”东汉“,
后一个句子的谓语是“用于“,它的宾语是“照明”。
分析完句子结构,我们要对字词进行翻译。
“起源于”这个词组常常出现在真题中,一定要掌握它的英文表达:originatefrom/in,derivef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