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所以被学生和家长看得很重,只因为高考决定了学生以后的受教育程度和质量,一般来说,越好的大学越难考,需要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教育水平越来越高的国内,教育“内卷”现象也愈加严重。很多学生家长为了学生以后能有好的发展,即使“砸锅卖铁”也要给学生更好的选择,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但这其中也包括一些投机取巧、不走寻常路的学生家长。为了让学生能够进入更高的学府开始大学生活,甚至给自家学生的转成外籍学生。因为外籍学生如果想考进清华、北大这种顶尖学府,是要比普通学生轻松得多的。
但部分学生家长的这种做法却伤害了正常高考的学生权益,破坏的高考的公平和公正,而且为了升学就给学生改变国籍,也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外籍学生免试进清北?这一做法主要就是利用高考的漏洞为学生钻空子,很多学生从小努力认真学习,但这些年来的努力和自身的知识却没有一张外籍证明有用,这也让很多的学子很心酸。
例如,在前几年来自人大附中的报道中,就表明外籍学生上清北比正常学生容易不少。在届的外籍学生中,一共有36名外籍学生,报考国内大学的有35名学生。其中有32名学生进入清北,还有3名则是进入到中国人民大学,也就是说报考的学生全都被中国顶尖学府所录取。
但是根据了解,这36名学生其实都是中国人,因为高考的难度比较大,考进好大学的几率小,所以改了国籍,成为了外籍学生。
因为在高考时,对外籍学生的条件比较宽松,只要学生的汉语水平考试达到四级,并且学历达到高中毕业,准备好相关材料,通过面试后就可以进入清北,成为名校大学生。
因为高校的录取名额是有限的,在这35名外籍学生全部考进重点大学的同时,还有许多学生为了重点大学的offer而不分昼夜的学习。这也让很多优秀的学生感到心寒,高考是否真正的公平在部分学生和家长眼里也有待商榷。
教育部门下令整改,“假洋人”将被取消福利针对这一现象,相关教育部门下发了相关指示,主要是为了保证绝大多数考生的权益,也为了维护高考公平。
其中主要是对于外籍学生的条件作了具体规定,要求外籍学生不能只使用一张外籍证明,就想要使用在高考中的优势。除了证明以外,学生还需要有4年以上的外国护照,或者国籍证明也可以。
再有学生必须在最近4年中,在外国有2年以上的居住史,并且要满足学校的其他方面的报名资格,才能顺利进入大学。
这一通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籍生的出现,直接防止学生家长在高考之前为学生更改国籍。即使更改成功,如果近四年没有两年以上的外国居住史的话,学生也是不能利用外籍学生的优势。
这一规定的推出,也减少了想要通过改国籍直接进入高校的机会,为高考公平做出了努力。其实这一方式本就是在“走捷径”,是错误的方式。
家长想要让学生进入更好的学校接受教育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绝不是以牺牲他人方式来实现。如果学生家长对学生的成绩没有信心的话,也可以选择其他方式。
学生除了高考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进入高校?首先是对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来说,保送到大学是非常好的途径,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都很好。当然这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难的,学生要是能通过保送直接进入大学,也就没必要再参加高考了。
其次就是除了学习成绩,学生也可以发展其他特长,比如体育项目等。像在暑期大火的奥运会首金得主杨倩,就是来自清华大学的学生。
但其实杨倩并不是通过高考统招考生的清华大学,而是利用体育特长考试。所以说如果学生对学习一直都不太擅长的话,家长也可以尽早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让学生以后也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再有就是学生可以通过三大专项计划,进入重点大学。但这一政策主要是针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计划。一般一本线上下的学生都可以报考,因为三大专项计划所需条件不同,学生也可以先具体了解一下。
虽然高考刚刚过去没多久,但明年的考生也要早做准备,参与这一下政策的学生也不影响学生的高考录取,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学生被高校录取的机会。
以上是笔者给到的一些建议,有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自行了解清楚,符合条件的学生也可以做一个参考。对于用“外籍学生”破坏高考公平的做法,一直是相关教育部门所禁止的。学生以后的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是和努力付出成正比的,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今日话题:你对出现“外籍考生”的现象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中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图片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