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偷偷跑掉了,考生们走出考场,终于卸下了十二年的压力,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任性放松,大学开学也在欢声笑语中如约而至。
很多学生对大学生活都充满了期待,高考那么拼命努力考上的学校,对它抱有很大的期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家都有憧憬,有理想。
新生活的开始,也让部分“社恐”的学生心理充满了焦虑,面对同学们陌生的面孔,心里百感交集,对于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未知,对于这样心态的学生,人民日报专门给他俩提了建议,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人民日报给大一新生提个醒,多数学生会遇到这类问题,自己难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导致的心理落差。大一新生在上学之前对未来充满幻想很正常,并且在高中学习的时候,老师和家长也经常说:“上大学就好了”之类的话,给学生们制造了一种“一劳永逸”的错觉。
实际上学生发现,大学生或并不是真正的自由,也要写作业,也要上课,还得考级修学分等等,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落差。
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产生的抵触心理。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高考成绩不理想的考生中,高考没考好,又不想复读,只能找个差不多的学校,差不多的专业学着,事实上学生对专业和学校并不认同,学习生活缺乏目标和干劲,意志力也会减退,久而久之就会对前途感到迷茫,自暴自弃。
高考备考高度紧张后,报复性放松。高考就像一场风雨的洗礼,不管考生考上什么样的学校,都会经历这场风雨,高考过后,学生们可劲的放松,很多学生因为过度的放松,应经找不到学习的状态了。
再加上有的家长高考前会给学生灌输“上大学想咋玩就咋玩”的想法,学生上大学之后,真的就沉浸在娱乐之中无法自拔。
原生家庭给学生带来的焦虑。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的环境下长大,有着不同的性格。部分学生会有严重的社恐和焦虑症。面对集体生活并不知道该怎么融入进去,室友跟他打招呼,他也只是简单的回应,每多说一句话,都会在心里演示好几遍。
大学生活毕竟有四年的时间,如果学生一直处于“社恐”的状态,跟大家玩不开,慢慢的就会有一定的自闭心理,长期以来负面情绪积压在内心,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由此可以看出人民日报真是很细心,发现了很多大一新生容易出现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人民日报也给出了大学生面对新生活的方法。
新学期新开始,面对大学生活,不要焦虑充实起来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大学生活充满新鲜感,大学生虽然已经脱离父母的唠叨和老师的穷追猛赶,但是学生就是学生,任务就是学习,高考拼命考上大学的目的不就是有一个更高的起点进修么?
所以上大学之后就该收心了,不要进行报复性放松,建立自己的目标,比如说想保研。去了解学校有没有推送保研的资质。对于想争取保研名额的学生来说,绩点和各项评奖评优都不能落后,很多学校对保研的学生英语四六级分数都是有要求的。
如果学生没有保研的想法,GPA对大学生来说也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的毕业,绩点高的学生,平时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还有机会那大奖学金。
建议大学生注重英语的学习,四六级尽量考过,因为这两个证书在未来就业上,非常有帮助,含金量非常高,每年的6月,12月就是考时间,大一新生现在就可以准备考四级了,趁着高考的热乎劲还没过,通过的可能性比较大。
对于不喜欢自己专业的学生,即使不喜欢也要好好学,“开卷有益”放在这里非常合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4年之后可以通过升学来转专业来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未来就好会成为复合型人才,所以不要放弃任何的学习机会。
对于生活方面,和室友友好相处的同时,还要学会独处,毕竟学习是一个人的旅途,即使室友之间关系亲密,也只能陪伴四年的时间,未来大家各奔前程,还是要靠自己。
总结:
大学生活并不是有的家长说的那样,“上大学就轻松了”,只要想好好的学习,想为自己争取个好未来,就必然要经过自己的辛苦付出,小时候感觉,上大学,毕业就业,谈恋爱,结婚,看起来感觉到了这个年纪,自然就会拥有,到经历的时候才发现,每一个环节都不简单。
今日话题:大学生活跟你想象的一样吗?
希望笔者愚见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如果有用请收藏转给身边有需要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