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物理竞赛银牌,考进清华曾为玩一暑假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www.znlvye.com/
作者:夏子迅夏子迅,武钢三中届毕业生,初中毕业于武珞路实验初级中学,曾在第三十五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取得国赛银牌,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叶企孙学堂班预备生。前言我喜欢把人生称作去不同地方旅行,有高山低谷,更有流水潺潺鸟鸣婉转惹人喜爱。在武钢三中的这几年,必然是我回想起都值得骄傲的几年。有人说,高中应当是让人感到焦躁与不安的三年,但我只能说,我们都不愿做平庸的人,而都愿意做优秀的人,真正优秀的人善于苦中作乐而亦不觉苦,身裹糖衣却能预见忧患。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不可复制的,希望能把我在这三年的所思所感,以及最近上大学的所想所悟,分享给读这篇文章的人。何为成功?适合自己的才是成功。壹、择校风云:理智是如何战胜感性的作为一个武珞路中学毕业的准高中生,当时的我是十分迷茫的。我同时拿到了区内一所高中和武钢三中的网招,以及区内另一所同层次高中的分配生名额。有人会讲,那么多学校的都wantyou,你迷茫什么?,随便选一个就好了呀!但这毕竟是我人生道路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我还是应该慎重考虑,严肃对待。我原本是很目光短浅的。开始最想去的是给我分配生名额的高中,但因为有很多好朋友会考去区内的另一所高中,何况那所高中还给了我网招名额。网招意味着“不用中考”,这样自己可以好好在暑假放飞自我,于是“铁了心”要去那所学校。有些决定现在看来就十分愚蠢,仅仅是为了“玩一暑假”,以及其他的不稳定因素,就感性而不理性的做出可能影响一生的决定,实在是轻率的不行,日后必然也会后悔。还好我那英明神武的父亲大人及时阻止了我,他冷静分析了武钢三中的优点:首先,武钢三中竞赛实力和可以给我分配生名额的高中可以分庭抗礼,绝对是有一战之力的(事实证明完全验证了);其次,我的文科相对理科较弱,但我的数学和物理,是有一点天分的。所以在保证基础扎实的情况下,通过竞赛争取进入最好的大学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而这,恰恰是区内给我网招名额的高中所不具备的条件;再次,武钢三中的教育模式比较适合我。老师很敬业,崇尚全面发展,因材施教,而且循循善诱。最后,在父亲大人理性的分析之下,我“铁了的心”被熔化了,最终选择了武钢三中。人是社会性的,这是我一直秉持的观点。只有在合适的地方,接触合适的人,被合适的老师们引导,在一群优秀的同学陪伴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小成就。正如我前面说的,真正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选择无关浮名,无关他人言说,是你内心的抉择,是理智战胜感性的过程。我十分庆幸选择武钢三中,遇到这样一群无私奉献,志同道合的人。贰、竞赛之路:哪有什么乘风破浪,无非是坚持到底我的竞赛之路现在回首看起来,实在不算什么一帆风顺,甚至可以算有些跌宕起伏。与其他正在疯玩的初三毕业生不同,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深刻明白即将到来的挑战。那个暑假,我基本上是和高等数学和基础物理学共同度过的。相比于初中的那些同学,我竞赛起步很晚。他们大多初二就开始学习高中的数学、物理,而我只在初三暑假才刚刚开始涉猎。张文献教练说起步早晚并不是问题,关键有兴趣跟着教练踏实学,迎头赶上并超越那些起步早是完全有可能的。张文献老师的话,让我的心静了下来。我选择减慢速度,按照自己的节奏将高等数学、微分积分等知识的基础打牢。慢慢的,我逐渐可以和组内同学一起讨论微分方程或者积分的求法。同时,我也敏锐地发现,对于物理竞赛,数学才是最重要的。有了扎实的数学基础,物理竞赛题基本上就能拿下一半了。因为我学得慢,初三暑假那次省赛,我只拿了赛区全国三等奖。我们物理学科组里面有两个拿全国二等奖的,但我并不是很着急。因为这时候我连热学和光学都没学完,考得不好仅仅是因为我没学完知识,并不是水平不行。高一的我高考学科全面扎实,竞赛进入了飙升期。在那个时候,张文献老师对我的进步产生的作用不可估量。当时的我似乎学得有些飘,有些忘乎所以。当我看到张老师在课堂上,依旧在讲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我便感到有些不解,为何要讲这些我自学过的知识点?直到有次小测试失利,在张老师的点拨后,我才明白基础牢固的关键不在于浅尝辄止,而是在于追根究底。知识点全覆盖不仅要知其然,更须知其来龙去脉,并形成知识体系才能灵活应用,才是真正的打好了基础。我还明白了不骄躁、沉下心做好自己应该做的,而不是好高骛远去追寻一些虚无缥缈的内容。几乎是转瞬间便到了检验效果的时候,高一暑假一整个暑假的学习充实了我的知识库,信心也爆棚,自以为实力几乎能触及省队的步伐。走向考场的时候,我以为自己走向的是凯旋门,却没料到等待我的竟然是滑铁卢。现在回想,那次“失利”,还是急功近利的恶果。那年暑假的时候,我去拜访了几位竞赛的学长。他们都在高二时超越众多高三学生,入选省代表队。他们的经历实在是让我很羡慕,高二能先在国赛的考场上试一把,高三再认真考一回,这恐怕是每个物竞生的梦想。他们的强大与自信,让我也颇受感染和鼓舞。。“不进省队不行!不进不行!”原本心态放松,毫无压力的我,却因为这样的异样情绪而紧张到不行。考试的题目是全新的,在第三题遇到一道特别难算的题后,我完全被打败了!没有正常的心情去做后五题了,却也把教练“题目排序与难度无关”的忠告忘在脑后,一路挫败下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其实这是理想状况下。往往一分耕耘,或许只有二分之一的收获。但是,不耕耘没有收获,耕耘之后必有收获。我的收获和自己的预想有差别,但还是有收获,我拿到了赛区全国一等奖。这次对我的打击实在有点大,但和张老师仔细分析过后,我明白了问题所在。对于考试来说,我们比拼的不仅仅是水平与实力,还更有心态上的比拼。谁的心态好,拿得起放得下,敢于放弃,勇于决断,善于思考,精于计算才是最后的王者,享有最后的荣耀。这次考试我显然没有一个好的心态,认为考差了就完了,殊不知人生何能止于此!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不要因为一场考试的失利就否定自己,也不能因为一场考试的爆发就沾沾自喜。所以,平常心,真正是人生的一大奥义。明白这个道理后,我比以往更踏实了,不再认为自己是一个“学霸”,而是认为自己是一个正在进步的学生。一个人妄自菲薄就会放弃努力,狂妄自大就会不屑于努力,而努力才是进步的基石。所以,永远进步的我会永远成长,这不是很好吗?我遵从了自己的感悟,开始贯彻有自己特色的学习之道,终于在清华大学的夏令营初展身手,拿到了A约,并在高三的那次的物理竞赛中进入了省队,并代表湖北参加全国竞赛拿到了银牌。对于竞赛生的培养,我有六七个同学是在市内另一所高中搞竞赛,我与他们也还算熟。那所高中的教学模式大抵是依仗“自学”,侧重于让学生自己研究;而武钢三中注重系统性学习,夯实基础,具备能力以后,再自行探索和研究。现在想想,物理不像数学,专攻于“智力与创造力”,而是偏重基础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如此一来,对于基础知识的完备性要求十分之高,而武钢三中在竞赛教育的第一年,正是侧重这一方面的训练,详尽系统的讲述基础知识点,第二年便可乘风翱翔,甚至能力可以超越老师,这个时候去自学,便是掌握牢固地基而搭建瞭望塔,便可一览美景。回顾自己的“竞赛生涯”,我深深明白了“那有什么乘风破浪,无非是坚持到底”。我最感谢的就是武钢三中,特别是我的教练张文献老师。张老师穿着笔挺的衬衣,通俗易懂的讲解高深的竞赛知识,一丝不苟地在黑板上写着方方正正的物理公式的画面,已经深深刻在我的心中。叁、高考备战:人生得意须自律从上海竞赛回来的那段日子,似乎人生都像镀金了一样,每天都想吟一首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由于拿到清华A约,一本即可录取,在高考上的压力还是小一些。这也影响了我的心态,高考备考复习虽然也努力,但也并没有尽全力。这时候,班主任刘辉正老师找到我,说了一段现在都记得很深的话。“的确,你确实高考有降分约,不需要很努力。以你的天分,成天混着玩一玩也能够高考过一本线进入清华大学。但人生并不仅仅是考试,人生是由一个个挑战组成的。你现在的挑战就是到底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还是“人生得意须自律”?如果对自己的大学和未来有更高的要求,为什么不去搏一搏证明自己的实力,而是浑浑噩噩地想混过去呢?更何况,你是班长。一班之长,是不是应当做一个好榜样?”人生总需要某些时刻挺身而出,当时的我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但我庆幸之际记下了这些话。如今回忆起,刘老师不仅仅是语文老师,更是点醒某一哲理的人生引路者。总之并不能碌碌无为,我也要证明自己,竞赛的同学高考也一样优秀。化学的一轮复习我没赶上,化学田棋宏老师十分照顾我。在二轮复习的时候如果有不懂的我会提出来,虽然田老师会善意的开我的玩笑,但还是正经地全部解答我的问题。田老师以随和著称,但对待知识的态度从不随和,一向是高考的风向标,就像他说的“你们花很长时间做的难题,我一眼就看得出来,因为这些真题我全部做过了”。老师如何能教学生?如何能理解考试?唯有把题目深刻研究过才可,而田老师做到了。英语杨文静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虽然班上很多同学都认为她严,但我是真正发自内心的觉得她是一个值得交心的好老师。相比于“严厉”的那种严,杨老师更偏重于执着,且又不失温柔。曾记得在高二的时候我默写不会写,而一怒之下还顶撞了老师。但杨老师出乎意料地没有生气,而是用“我欣赏你的魄力”来缓解尴尬。后来我才意识到,杨老师用这种温柔的方式让我的戾气慢慢消失了。从那时起,我便十分欣赏杨老师。对她说话再也不顶撞,毕竟,谁愿意用戾气去碰触温柔呢?高三在杨老师的帮助下,我补上了很多英语漏洞,还有兴趣背了背四级、六级的单词。物理刘培训老师是我最对不起的老师。我因为早就学好了高中物理知识,就不再听他讲课。但人生还真的有“报应”二字,我因为没有听他讲“电表改装”而在某次重要的物理考试中吃过大亏。他的幽默风趣依旧会打动我,也是我见过最会结合生活实际于课堂教学之中的老师,没有之一。数学许宏伟老师对于数学教学游刃有余,最擅长的就是“对症下药”。对我们竞赛班,总是自己出一套特别的“拔高卷”。上课也明白我们都学好了基本知识,总是会讲最能勾起我们兴趣的拔高题,让我们发现“高考原来门道许多,某个角度上来说,也能与竞赛试题比拼一二”。生物朱峰老师擅长引导,并不是灌输每个知识点。依我看来,灌输的知识点在脑海里存放的时间是最短的,反而是自己推导的知识点,存活时间最长久,跟随我们时间也越长久。物理竞赛的基础也在高考备考中帮了大忙。竞赛最重要的并不是那些终有一天会忘记的知识,准确来说,学习都不是为了这些具体知识,而是为了一种更高级的思维模式,分析问题缜密的方式,对信息处理精妙的办法,以及培养好的心态与健康的性格。物理竞赛正给了我这种处理“碎片化信息”整体化的能力。心中难以名状的责任感与好胜心,六位老师的悉心教导与温柔陪伴,加上物理竞赛锻炼出来的基础和能力,虽然只有小半年时间备战高考,我的成绩稳步上升。五月调考,我完成了自己这个阶段的小梦想,重新回到了全校前茅。手捧着“校长奖学金”水晶奖杯,十分有艺术感的六棱柱折射的阳光,让我发自内心的微笑起来。在高考中我虽然有些遗憾,只考了分,但还是顺利进入清华大学。那一刻,我终于明白:只有拼命奔跑,才能与风同行。而这些道理,或许才是我一生的财富。结束语武钢三中坐落江畔,傍水之地,得天独厚。学校整体给我的感觉正是“质朴”二字,不走花样。得静于水,取韧于钢;立德修身,博学笃行。课余时间,打球、踢球的伙伴们比比皆是,乒乓球桌上也是你来我往;运动会、艺术节、联欢会……只要你想,总有你闪亮的舞台。在我看来,这个学校最大的魅力恰是这蓬勃的青春气息和深厚的竞赛底蕴。就算你不学竞赛,也会被里面百花齐放的讨论氛围所感染。如果把管理宽泛的高中比作自由自在的天堂,管理严苛的高中比作苦其心志的地狱,那么松紧适度,既宽松有严格的武钢三中才是暖暖的人间。以上便是我在人间的生活。来源:武钢三中作者:夏子迅排版:家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