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公益抗白无止境 https://m.39.net/disease/a_5882589.html人物名片:马智灏,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级英语专业学生。大学期间在英国知山大学交换学习,曾任成都理工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会长、英语辩论队队长。曾获国家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中国辩论公开赛英文组国家级二等奖、中国(南部)辩论公开赛英文组亚军及最佳辩手、四川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最佳代表、模拟亚欧会议成都分论坛最佳代表等多项荣誉。现已被英国杜伦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专业录取攻读硕士学位。学霸、英辩辩手、模联主席、交换生……多重身份构成了马智灏的成理四年,在这些关键词背后,是清早砚湖边的声声朗读,是批改网英语作文的上百次修改,是对着手机录音无数次的理清逻辑……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他踏入大学前就怀揣的外交官梦。英辩:竞技状态下的高光时刻年成都理工大学在安徽招收英语和经济学两个专业,数学成绩一般的马智灏选择了英语,加之他一直对外交外事领域感兴趣,选择英语也是想给自己的梦想打下扎实的基础。步入大学之前,英语也并非马智灏所擅长的科目,英文写作、语法表达都有所欠缺。碰巧,年是英语辩论队第一次面向大一招生,在老师的鼓励下马智灏报名参加面试并成功通过,成为了队员。英辩不比中文辩论“生活化”,辩题在比赛前15分钟公布,且涉猎范围极广,命题大多涉及政治、经济甚至哲学高度的问题。英语辩论队每周会组织两次训练,老师讲课,学长辅助教学,厚厚的笔记本在马智灏寝室堆了一摞。年5月,学校提供了参加中国辩论公开赛的机会。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此赛,为此马智灏和搭档准备了一个月,不断练习真题,相互磨合。六轮比赛之后,在支队伍里拿到了第18名的成绩,斩获全国三等奖。获得国家奖项之后,马智灏开始尝试更多的英辩比赛,年寒假,他报名参加清华大学英辩协会举办的冬令营。发布成绩的时候,马智灏正坐在回家过年的动车上,训练营个营员里倒数第8的成绩让马智灏的大年三十略带苦涩。之后的一学期因为要准备英语专业四级,训练次数锐减,加上冬令营的碰壁让马智灏信心不足。6B教室是马智灏英辩之路的“起跳板”。年的中国辩论公开赛将至,英辩队前辈范小武看到处在半闲状态的马智灏,即刻对他发出邀请。马智灏一咬牙,顶着压力接受了邀请。6B教室因为中午不锁门而成为了训练的宝地,足足三个月,每天1~2小时的训练,他们将近两年的比赛真题挨个分析。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他们打进全国第8,获得全国二等奖。马智灏称自己在那次比赛中找到了自己的竞技状态,情绪不会再因比赛成绩的起伏而大起大落。和辩论队友在一起(左二为马智灏)英语辩论,走出去就代表学校。“外研社杯”是全国最高水平的比赛,学校之前最好的成绩是华西地区11名。比赛前马智灏反复研读英辩教材,直到能够把每一篇文章的页数记下来。他也经常自己找辩题,立论然后阐述,和队友实操锻炼,将过程录下来,反复揣摩。以华西地区第3而获得季军,这一次是马智灏最骄傲的“高光时刻”,也正是这场比赛,将成都理工大学英辩的名号彻彻底底地打响了,“在四川,提到英语辩论,没有人不提起成都理工大学,”马智灏骄傲地说。领奖现场模联:从无到有的突破除了英语辩论,模拟联合国(以下简称模联)是马智灏大学生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模联是学生们扮演不同国家或其它政治实体的外交代表,参与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召开的会议。英辩和模联的参与者重合度极高,加之马志灏高中对模联就有所了解,当听闻模联协会扩招新人时,他选择了加入,并和老队员开始了第二次模联大会的筹备。第一次模联大会整个理工仅有15人报名参赛。为了扩大规模,马智灏成了“推销员”,走路时也不放过任何一个“目标”,逢人就推销模联。马智灏的努力使第二届模拟联合国报名人数翻倍增长,达到英文会场50人,总报名人数达到人。满心欢喜的马智灏熬通宵设计了一个图瓦卢被淹的危机预案,考验与会代表。第二天开会,马智灏恍然发现几个大国,甚至议题的主角,图瓦卢的代表都没来参赛,看着稀稀拉拉的人员,大片的空位,马智灏才得知多人退赛了。马智灏只能迎着头皮四处寻找外援,才将整个过程有惊无险地推演下去。许多第一次参赛的同学不明规则,导致临时退赛的不可控性加大,马智灏选择用最精细的赛制、服务留住代表,总结前两次经验,马智灏在成为会长后的第三届模联筹备更加成熟。不论是会议方面的准备,还是会后的茶歇、接送问题,无一不纳入考虑的范围。会场由两个扩大到四个,有了规范性文件,设立主新闻中心报道会议。大到议事规则,小到主持人的串词,学术规范、大会流程、背景文件,马智灏前前后后写了一万多字的文件。为了使会议做得更加规范,马智灏极力邀请外校代表参会。给每位外校代表准备礼物,马智灏尽足了东道主的情谊,使得第三届大会规模扩大到真正的人,这一次无疑是成功的。模联结束后,马智灏收到一条来自外校代表的信息:“这是我参加过的最贴心的活动,我希望能继续办下去。”马智灏坦言这是最大的鼓舞。年,马智灏毕业前见证了第四届模联完美收官。短短四年,理工模联成长迅速。理工模联从校内少有人知到在四川高校中有一定的知名度,马智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说起模联,再也不会有人问是不是模特联盟了”,马智灏笑着说。留学:在世界上发出中国青年的声音马智灏的大学四年,大半时间都奔波在参赛路途上。飞机经常在凌晨落地,第二天一早又要赶去教室上课,但他没有因为活动而落下专业课的学习,除了去英国知山大学交换的那一年,马智灏都是年级第一,也曾获国家奖学金。马智灏晨读“小时候所有人都想当超级英雄,但我觉得外交官很酷,我初中就开始有这样的想法。”想走出中国,与世界说“嗨”并不是一时冲动,那是马智灏一直的梦想。他在大学做的每一步,都是在践行最初的目标。大二,马志灏通过学校项目在英国知山大学交流学习,他是学院里仅有的亚洲人,“不夸张的说,在那里的每一天,我都是代表的中国青年。”年,马智灏因相关经验丰富,报名参加了外交部在浙江大学举办的中国模联大会,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塞浦路斯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刘昕生就坐在马智灏前排。与会学生代表在会议上轮流发言,马智灏进行了脱稿全英文演讲,会后他主动找刘昕生大使交流,刘昕生向他竖起了大拇指,对他在会场上的表现给予高度肯定。马智灏这才发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英国杜伦大学并非马智灏申请到的最好学校,只因其厚重的历史感深深地吸引了他。马智灏选择深造政治学与国际关系专业,他正朝着自己所向往的领域进发。不久的将来,马智灏将参加在西班牙举办的第14届国际模拟亚欧会议并发言,马智灏将带着在18年模拟亚欧会议成都分论坛的青年宣言,和各国的外长一起讨论,他说,“这是将有价值的声音传递出去,真的是代表中国青年走向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688.html